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卑躬屈节 > 成语"卑躬屈节"的意思
bēigōngjié

卑躬屈节



卑躬屈节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卑躬:弯腰低头。屈节:丧失节操。形容巴结讨好别人,丧失了节操。

详细释义

  1. 卑躬:低头弯腰;屈节:屈辱节操。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小兔子~,拿了愚表弟萧慎的名片。◎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

百科释义

卑躬:低头弯腰;屈节:屈辱节操。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基础信息

拼音bēi gōng qū jié

注音ㄅㄟ ㄍㄨㄥ ㄑㄨ ㄐ一ㄝˊ

繁体卑躳屈節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单道台至此方才卑躬屈节的口称:‘职道才进来,因见大帅公事,所以不敢惊动。’”

感情卑躬屈节是贬义词。

例子小兔子卑躬屈节,拿了愚表弟萧慎的名片。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没有骨气。

近义卑躬屈膝

反义傲骨嶙峋,刚正不阿,不卑不亢

造句

  • 例如:他在国王面前卑躬屈节。
  • 当沃尔特再次看到他的时候,他又以过去那种不声不响、意气消沉、卑躬屈节的态度伏在他的办公桌前。
  • 他立定一秒钟,面向着道尔顿家大门,他在不到一星期前也曾在这同一扇门前站过,手里拿着帽子,样子那么卑躬屈节。
  • 有财产需要补救的人是不能轻视小节的,这是一定的;并且,就一般而言,与其卑躬屈节以求小利还不如减少零星的花费较为得体。


字义分解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