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贞观之治 > 词语"贞观之治"的意思
zhēnguānzhīzhì

贞观之治


注音ㄓㄣ ㄍㄨㄢ ㄓ ㄓˋ

繁体貞觀之治

贞观之治

词语解释

贞观之治[ zhēn guàn zhī zhì ]

⒈  唐太宗即位之后,以亡隋为鉴戒,偃武修文,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虚心纳谏,贞观年间,人口增加,经济繁荣,史称“贞观之治”。

引证解释

⒈  唐太宗 即位之后,以亡 隋 为鉴戒,偃武修文,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虚心纳谏, 贞观 年间,人口增加,经济繁荣,史称“贞观之治”。

唐 皮日休 《文中子碑》:“惜乎德与命乖,不及覩吾 唐 受命而殁。苟 唐 得而用之,‘贞观之治’不在於 房、杜、褚、魏 矣。”
明 李开先 《归农》诗之七:“斗粟百钱犹未售, 贞观 之治继遐踪。”

国语辞典

贞观之治[ zhēn guàn zhī zhì ]

⒈  唐太宗在贞观年间知人善任,举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贤才,并容纳大臣直谏,批评朝政。在制度上明白划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职权,相互配合,发挥制衡作用,杜绝集权弊端,并肃清吏治,减轻刑罚,重视人民疾苦。因此社会秩序安定,国势昌盛,缔造了中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太平盛世,后世史家称为「贞观之治」。

分字解释


造句

  • 这是电视《贞观之治》李世民的话。
  • 依照司马迁区域经济理论,里运河流域在文景之治时期属经济次发达地区,在贞观之治和康熙之治时期属经济发达地区。

※ "贞观之治"的意思含义、贞观之治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