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吴派 > 词语"吴派"的意思
pài

吴派


注音ㄨˊ ㄆㄞˋ

繁体吳派

吴派

词语解释

吴派[ wú pài ]

⒈  明朝中晩期代表画派。明中期画坛以“吴门派”为首,晩期则推崇“松江派”。松江本属吴地,后人因合称两派为“吴派”。

⒉  清代经学派系之一。导源于吴中惠周惕而成于惠栋。余萧客、江声、钱大昕、王鸣盛、江藩等都属这一派。主张搜集汉儒经说,加以疏通,而旁及史学和文学,以保守汉人学说为主。

引证解释

⒈  明朝 中晚期代表画派。 明 中期画坛以“吴门派”为首,晚期则推崇“松江派”。 松江 本属 吴 地,后人因合称两派为“吴派”。

⒉  清 代经学派系之一。导源于 吴中 惠周惕 而成于 惠栋。余萧客、江声、钱大昕、王鸣盛、江藩 等都属这一派。主张搜集 汉 儒经说,加以疏通,而旁及史学和文学,以保守 汉 人学说为主。

国语辞典

吴派[ wú pài ]

⒈  明代的画派之一。以细巧绵密为长,强调文学性的表现。因南宗各大家多系吴(今江苏吴县)​人,故有吴派之称。代表人物有沈周、文征明、董其昌、陈继儒等。

⒉  清代汉学派别之一。以汉儒经说为主,旁及史学和文学。源于吴中惠周惕,而成于惠 栋。代表人物有余萧客、江声、钱大昕、王鸣盛、江藩等人。相对于戴震为主的皖派而言。

分字解释


造句

  • 惠栋是清代著名的藏书家、校勘学家、经学家,吴派经学的创始人。
  • 在文征明领导的引领下,在晚明的时期吴派近获得中国画的整个领域。
  • 在浙派与吴派之外,别树一帜,开辟出一条“宁拙勿巧、宁丑勿媚”的艺术道路。
  • 由于浙派兴盛时间不过一百余年,在明代所占的比重只有三分之一,在吴派兴起之后,就进入了文人画的盛期。
  • 吴、陈觉得驻外记者进去并不为奇,决定改派台北的记者。
  • 如果主流媒体中80%的文章支持保守派,Ohmy可以把它减少到60%;而吴先生想减少到50%。
  • 接下来,论文分析了明中期台阁体衰弱,吴门书派兴起的历史原因。
  • 剧作家吴菊痴先生根据唐诗《新婚别》、《兵车行》、《陇西行》等编写而成的程派传统京剧《春闺梦》是现今京剧舞台上极具特色的一出戏。
  • 画派林立,画人无数,如“浙派”、“吴门派”、“华亭派”等等,《明画录》载有山水画家四百多人。
  • 警方一直没有通知派特森关于吴的拘押状态。
  • 认为虞山琴派的产生与明中季特殊的社会背景以及吴地山水秀润的地缘风貌等,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也许是吴所长的开场白把瓶口封紧了,应该发言的两大派都暂时沉默,不愿过早地暴露火力。

※ "吴派"的意思含义、吴派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