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文心雕龙 > 词语"文心雕龙"的意思
wénxīndiāolóng

文心雕龙


注音ㄨㄣˊ ㄒ一ㄣ ㄉ一ㄠ ㄌㄨㄥˊ

繁体文心雕龍

文心雕龙

词语解释

文心雕龙[ wén xīn diāo lóng ]

⒈  古代文学论著。南朝梁刘勰撰。书写成于齐末,共十卷五十篇,分上、下编。书中对前代文学作了全面总结,系统论述了文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肯定了文学创作中的发展变化现象,强调了文学与政治、社会的关系。它使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理论进入到系统完整的新阶段,是文学批评史上的杰作。

国语辞典

文心雕龙[ wén xīn diāo lóng ]

⒈  书名。南朝梁刘勰撰,十卷,五十篇。分论文章之体制及文学源流、原理、批评方法等。隋唐以来,为词章家所宗,对我国历代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影响深远。

分字解释


造句

  • 第四部分,分析《文心雕龙》因果类复句的表达功能。
  • 在明代,杨慎批点《文心雕龙》具有比较特殊的意义。
  • 黄侃先生《文心雕龙札记》揭示了“章句”的几个不同涵义。
  • 我国儒、释、道及《文心雕龙》等著作对灵感现象的精辟论述。
  •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文心雕龙》无疑是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 本文试图详细考察《文心雕龙》中的“养气”说与魏晋玄学的关系。
  • 本论文共分七章,主要从微观即语言层面讨论《文心雕龙》的英译。
  •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杰出的文学批评著作之一。
  • 《原道》是《文心雕龙》的第一篇,人们往往从文学角度对其进行研究。
  • 《文心雕龙》的撰成,在写作思路和文学观点上受到了其佛学思想的影响。
  • 并从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挖掘刘勰《文心雕龙》对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
  •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六朝文化的孕生结果,又表征了六朝文化的最高水平。
  • “风骨”是刘勰《文心雕龙》中的重要范畴,历来对它的解释可谓莫衷一是。
  •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心雕龙》也体现出了鲜明的诗性特征。
  • 第二部分具体考察《文心雕龙》、《诗品》、《文选》对建安文学的整体接受。
  • 本文提出并论证:“唯务折衷”是《文心雕龙》文论思想独特的一种文化选择。
  • 中国的艺术哲学产生于魏晋时期,《文心雕龙》完成了中国古代美学体系的建构。
  • 《文心雕龙》中《附会》篇旨,不应作为构思文章、谋篇布局的写作命题来理解。
  • 它有力地证明:《文心雕龙》完全可以和世界历史上任何一部杰出的文论名著媲美。
  •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情采”这一范畴,对艺术情感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
  • 刘勰(约公元465—532年)是《文心雕龙》作者,他是我国古代文学评论家。
  • 在《文心雕龙》中“情”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它贯穿创作论、文体论、鉴赏论的始终。
  • 《文心雕龙》的“通变观”的主旨在于“新变”,这种艺术理念具有生命感和历史感。
  • 而《文心雕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史官文化的这些因素,正是中国传统文论的一大特色。
  • 而《文心雕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史官文化的这些因素,正是中国传统文论的一大特色。
  • 如何营构融合审美意象,并完美地传达审美意象,是《文心雕龙》“意象”说的中心内容。
  • 《文心雕龙》的英语全译本有三个,这些译本在骈句形式特征的表现上还有一定可改进之处。
  • 《文心雕龙》从“文以明道”的哲学高度和“文变染乎世情”的现实层面,论述了文学的德育功能;
  • 刘勰倾注其毕生的追求与思索而创作的体大思精的《文心雕龙》正是其美学生命与心理体验的显现。

※ "文心雕龙"的意思含义、文心雕龙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