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三七 > 词语"三七"的意思
sān

三七


注音ㄙㄢ ㄑ一

三七

词语解释

三七[ sān qī ]

⒈  二百十年。二十一岁。人死后廿一日。三魂七魄。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有止血作用,也叫田七。

引证解释

⒈  二百十年。

《汉书·路温舒传》:“温舒 从祖父受历数天文,以为 汉 厄三七之间。”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三七,二百一十岁也。自 汉 初至 哀帝 元年,二百一年也,至 平帝 崩二百十一年。”
汉 陈琳 《神女赋》:“汉 三七之 建安,荆 野蠢而作仇。”
《宋书·符瑞志上》:“讖者云:‘赤厄三七’,三七,二百一十年,有外戚之篡。”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三七之妖运告终,九五之真人已出。”

⒉  二十一岁。

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史》第十二章引 清 无名氏《绣香囊》弹词:“二八登科标名早,三七入试举孝廉。”

⒊  人死后廿一日。

《儒林外史》第四回:“老太太是犯三七,到期该请僧人追荐。”
巴金 《家》三七:“珏 真可怜,她死了快到三七了,我们家里的长辈除了妈同姑妈,就没有一个人去看过她。”

⒋  三魂七魄。

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故审威德所以保社稷,割嗜欲所以固血气,然后真一存焉,三七守焉,百害却焉,年命延矣。”

⒌  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有止血作用,也叫田七。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三七》:“彼人言其叶左三右四,故名三七,盖恐不然。或云本名山漆,谓其能合金疮,如漆粘物也,此説近之。”

国语辞典

三七[ sān qī ]

⒈  植物名。菊科,多年生草本。叶片呈羽状互生,秋开黄花。根可止血,供药用。叶汁亦可消虫螯之毒。

英语pseudoginseng (Panax pseudoginseng)​, hemostatic herb

法语Panax

分字解释


造句

  • 采用薄层色谱方法定性鉴别处方中黄芪、三七、川芎、大黄等药材。
  • 三七具有“生打熟补”的功效。
  • 目的研究景天三七全草的化学成分。
  •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对高血压病的疗效。
  • 目的研究超细三七粉胶囊作为保健食品的安全性。
  • 方法:查阅文献,按照三七的化学成分分别综述。
  • 结果:丹参及三七的薄层色谱法鉴别,方法可行。
  • 研究了金不换鲜三七液特殊毒理学效应的致突变性。
  • 目的探讨大剂量三七片治疗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疗效。
  • 结论三七总皂甙有效保护神经细胞,促进功能恢复。
  • 方法:不同部位菊三七外植体进行无菌苗的诱导培养。
  • 他猜想,整个国家在自由企业制度的喜好度上是三七开的。
  • “三七汽锅鸡”就是云南传统名菜,食后有养气补虚之功。
  •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三七总苷)治疗脑梗塞的疗效。
  • 在这个最佳条件下试验,三七总皂苷提取率为82.41%。
  •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白芍、黄芩、白芷、三七进行定性鉴别。
  •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对大鼠肝脏低温保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 前言:目的:确立血塞通滴丸(三七总皂苷)的最佳成型工艺。
  • 目的:了解三七总皂苷在抗肝损伤方面的药理作用及临床进展情况。
  • 总结了应用三七总皂甙治疗高血压病患者14例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 目的观察脑必通胶囊组成成分三七和川芎在镇痛作用中所发挥的作用。
  • 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展筋酊中血竭、 冰片、 三七进行定性鉴别。
  • 三七原人参二醇型总皂苷直接用琼斯试剂氧化,得到四个人参二醇衍生物。
  • 结论:三七片具有调节机体造血机能,提高患者外周血红细胞数量的作用。
  • 目的:本实验制备了三七总皂苷分散片,以达到提高药物溶出,改善吸收。
  • 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本品所含樟脑、三七、蛇床子进行定性鉴别研究。
  • 《新乐府》之大量采用三七杂言体的现象也可从这一角度得到进一步解释。

※ "三七"的意思含义、三七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