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三尺 > 词语"三尺"的意思
sānchǐ

三尺


注音ㄙㄢ ㄔˇ

三尺

词语解释

三尺[ sān chǐ ]

⒈  指剑,剑约长三尺,故以“三尺”为剑的代称。

sword;

⒉  指法律。古时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法律为“三尺法”,简称“三尺”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laws and statutes written on three-foot bamboo strips;

引证解释

⒈  指法律。

《史记·酷吏列传》:“周 曰:‘三尺安出哉?’”
裴骃 集解引《汉书音义》:“以三尺竹简书法律也。”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诗:“俭德遵三尺,清朝俟一匡。”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一:“光天化日之下,岂容奸孽餘党,胆大泼天,目无三尺?”

⒉  引申为法则、准绳。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诗曲·填词名手》:“近 沉寧庵 吏部后起,独恪守词家三尺。”

⒊  指剑。

《汉书·高祖纪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颜师古 注:“三尺,剑也。”
唐 杜甫 《奉送苏州李十五长史丈之任》诗:“一毛生凤穴,三尺献龙泉。”
明 汪錂 《春芜记·说剑》:“俺将此剑赠了你,你早提三尺殛 蚩尤,莫教鬼哭与神愁。”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吟剑诗》:“手提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

⒋  指小儿。参见“三尺童子”。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最愁人一捻娇姿,更难抛三尺啼哇。”

国语辞典

三尺[ sān chǐ ]

⒈  三尺法的简称。参见「三尺法」条。

《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杜周传》:「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⒉  三尺剑的简称。参见「三尺剑」条。

《汉书·卷一·高帝纪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明·汪?《春芜记·第六出》:「俺将此剑赠了你,你早提三尺殛蚩尤,莫教鬼哭与神愁。」

分字解释


造句

  • 她如此公开地对他的工作垂涎三尺,以至两人之间的谈话很紧张。
  • 我亲眼看到了,离开我不到三尺!
  •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 既大又红的枣子叫人见了垂延三尺。
  •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
  • 即命家院,按丈夫之意再让三尺。
  • 长沙发椅在离她三尺远的地方。
  • 然而,三尺寒冰仅是半融之态。
  • 您,一枝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
  • 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我一蹦三尺高,向前冲去!
  • 禾苗长三尺,雨露昨夜功。
  • 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
  • 其中一人表示“三尺之冰一夜而泮”颇为困难。
  • 桥宽仅三尺左右。
  • 头上三尺有神灵。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 这只小鹦鹉可以长到巨大的尺寸,长到三尺长。
  • 她在门边拿了根三尺长的手杖,又沿着原路跑下去。
  • 每个人都蕴藏着一块金子,你是否需要再挖三尺深呢?
  • 令人惊讶的是,当放养在湖泊里,锦鲤能长到三尺长。
  • 至于我我曾经在镜头的边缘,现在,我只有三尺之遥了。
  • 但冰冻三尺'喜欢它是30年前,在斯波坎首演星球大战。
  • 事实是,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我们的经济衰退也是如此。

※ "三尺"的意思含义、三尺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