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蒲松龄 > 词语"蒲松龄"的意思
sōnglíng

蒲松龄


注音ㄆㄨˊ ㄙㄨㄥ ㄌ一ㄥˊ

繁体蒲松齡

蒲松龄

词语解释

蒲松龄[ pú sōng líng ]

⒈  (1640—1715) 中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人。家境贫寒,熟悉民间疾苦,留意采集民间传说异闻,呕心沥血数十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通过谈狐说鬼等形式,批判社会、政治。

Pu Songling;

国语辞典

蒲松龄[ pú sōng líng ]

⒈  人名。(西元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山东淄川人,清小说家。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长篇小说《醒世姻缘传》等,诗文称《聊斋集》。

分字解释


造句

  • 聊斋的原作者蒲松龄死于三个世纪以前。
  • 蒲松龄七十多岁还欲进京考试,但是还是不中。
  • 想当年蒲松龄先生胡子都一大把了,还忙着去赶考。
  • 《阿绣》反映了蒲松龄对主情浪漫思潮影响下的爱情观更加深入的思索。
  • 山东水利技术学院座落在齐国故都、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乡-山东省淄博市。
  • 《聊斋志异》中有70余篇涉及到了商人和商业活动,这与蒲松龄个人的特殊境遇相关。
  • 在这种背景下,聊斋诗受宋诗的影响更大,带有宋诗艺术色彩的“真”是蒲松龄的诗学思想。
  • 本文以蒲松龄《聊斋志异》为个案分析,对文言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进行理论的疏理和总结。
  • 这一变故既是蒲松龄创作《马介甫》的主要诱因,也是蒲松龄创作的心理和现实双重郁积倾泻的突破口。
  • 蒲松龄俚曲音乐之所以能在浩如烟海的明清俗曲中形成一支富有特色的流派,是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音乐思维原则和表现手法的。
  • 这些女性形象的社会处境以及她们的言行举止,都鲜明地反映了蒲松龄所处那个时代的社会历史风貌,深刻地揭示了蒲松龄的妇女观。

※ "蒲松龄"的意思含义、蒲松龄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