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农政 > 词语"农政"的意思
nóngzhèng

农政


注音ㄋㄨㄥˊ ㄓㄥˋ

繁体農政

农政

词语解释

农政[ nóng zhèng ]

⒈  指农官。

⒉  有关农业的政策、法令、制度等。

⒊  犹农事。

引证解释

⒈  指农官。

《文选·潘岳<杨荆州诔>》:“改授农政,于彼 野王。”
李善 注:“肇 碑曰:‘除 野王 典农中郎将。’”

⒉  有关农业的政策、法令、制度等。

《宋史·赵安易传》:“初, 太宗 尝问农政, 安易 请復井田之制。”
清 顾炎武 《常熟县耿侯橘水利书》诗:“其时多贤侯,精心在农政。”

⒊  犹农事。参见“农事”。

唐 李白 《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食不噎,性安驯,首农政,鸣阳春。”
王琦 注:“鸣鳩拂羽,乃三月中候也。 张华 《禽经注》:鳲鳩,此鸟鸣时,耕事方作,农人以为候。”

国语辞典

农政[ nóng zhèng ]

⒈  与农业有关的法令、政策等。

如:「我国的农政目标,在稳定农业生长、提高农民所得、增进农民福祉。」

分字解释


造句

  • 一要巩固、完善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
  • 陈炽注重商业而不偏废农政,对水利河防尤为关注。
  • 支农政策调整对农业信贷资金运行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 《农政全书》详细记述了番薯的种植、贮藏、加工法。
  • 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耕地保护工作继续加强。
  • 第四章:公共财政体制下财政支农政策框架构建的基本思路。
  • 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抵消了中央惠农政策和粮价上涨给农民带来的增收。
  • 支农政策从收入和消费两个方面提高农户消费能力,有利于改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
  • 近年来,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取消农业税,并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
  • 与财政支农支出总量与结构分析相比,学术界对“两免三补”财政支农政策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研究相对也显得比较薄弱。
  • 主要包括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偏少、结构不尽合理、方式落后、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不甚理想、支农政策缺乏监督等问题。
  • 在这一章里,作者首先对国外财政支农政策的总体情况作了介绍,即国外财政支农政策的目标、国外财政支农的重点和政策选择。
  • 制度环境和支农政策是形成“民工荒”的背景因素;企业的用工环境和错误观念是形成“民工荒”的重要因素;农民工的自身变化和观念转变是形成“民工荒”的根本原因。

※ "农政"的意思含义、农政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