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康有为 > 词语"康有为"的意思
kāngyǒuwéi

康有为


注音ㄎㄤ 一ㄡˇ ㄨㄟˊ

繁体康有爲

康有为

词语解释

康有为[ kāng yǒu wéi ]

⒈  (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Kang Youwei;

国语辞典

康有为[ kāng yǒu wéi ]

⒈  人名。(西元1858~1927)​字长素,改字更生,晚年又字更甡,清学者及政治家,南海人。治经以今文为宗,旁采当时流行的西洋学术思想,自成一家言。光绪二十四年,以工部主事赞德宗行新政,失败后亡命日本,组织保皇党;民国成立后,谋复辟,迄无成。著有《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大同书》、《春秋董氏学》、《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孟子微》等多种。

分字解释


造句

  • 和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活动家康有为先生的梦想和希望。
  • 此外还要结合康有为书学主张与书法实践的矛盾。
  • 有力、动人…康有为的世界,仍在我们的世界之内!
  • 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
  • 和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活动家康有为先生的梦想和希望。
  • 第二章,对康有为变法思想与书学思想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
  • 康有为的《大同书》集中反映了19世纪末期形成的大同思想。
  •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分析了康有为变革思想的来源。
  • 暑期应聘到明智大学作画,结识了著名学者康有为、王国维等人。
  • 康有为变通求新的思想与实践,值得今天的教育工作者研究和借鉴。
  • 由此康有为开启了以国民思想改造为根基的现代文化变革的历史潮流。
  • 有国人自己的研究,如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的权力观念和君民关系概念。
  • 康有为撰著《大同书》“倒填年月”问题,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一桩学术公案。
  • 因此,康有为的社会进化思想不是导源于西方进化论,而是来自儒家今文经学。
  • 近代启蒙美学的三个理论支点是康有为的哲学、严复的进化论和王国维的审美境界说。
  • 康有为、梁漱溟基于不同的学术立场和价值观念,对传统儒学的近现代重建提出独到的见解。
  • 明清两代,有四部以“孟子”为书名前冠的著作,作者分别是黄宗羲、戴震、焦循、康有为。
  • 仔细省察康有为、梁漱溟对儒学传统的反思,对于我们探寻儒学的未来前景有直接的借鉴价值。
  • 他曾师从康有为学习西方写实主义绘画,在欧洲又受到西方传统写实主义、特别是法国学院派的影响。
  • 康德是近代伟大的德国哲学家,他开创了近代哲学的思想内容,被康有为誉为德国最伟大的三个人物之一。
  • 围绕康有为1923年来陕时,为陕西省图书馆题写的“兰台石渠”匾,记述了有关兰台、石渠的典故雅传。
  • 康有为在当时“学问饥荒”的背景下,将“中学”与“西学”相结合,建构了一种“即中即西”的文化模式。

※ "康有为"的意思含义、康有为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