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介子推 > 词语"介子推"的意思
jiètuī

介子推


注音ㄐ一ㄝˋ ㄗˇ ㄊㄨㄟ

介子推

词语解释

介子推[ jiè zǐ tuī ]

⒈  见“介之推”。

引证解释

⒈  见“介之推”。

分字解释


造句

  • 这个节日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介子推的故事。
  • 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
  • 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
  • 但是他却忘记了曾从自己腿上割肉给他吃的介子推。
  • 后来,正在一棵大树两头发觉了背着老母的介子推。
  • 但介子推离开藏到深山里去了,再也没有人能够找到他。
  • 有一次,介子推甚至割下自己腿上的一块肉来给重耳吃。
  • 等到想起这位忠臣时,伤心的介子推早已遁入山林深处。
  • 介子推是清明节由来传说的主角,可也有人认为端午节的由来与他有关。
  • 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 重耳想逼他回来,所以就大火焚山。后来,在一棵大树旁边发现了背着老母的介子推。
  • 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
  • 也有人指出,其实早在周朝就已经有暮春禁火的记载了,恐怕把寒食与介子推之死联系在一起的说法经不起推敲。
  •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形成了这一习俗,在介子推死的那天不准烧火,但各家各户要收集柳枝,插在自家房前。

※ "介子推"的意思含义、介子推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