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爱憎 > 词语"爱憎"的意思
àizēng

爱憎


注音ㄞˋ ㄗㄥ

繁体愛憎
词性名词


爱憎

词语解释

爱憎[ ài zēng ]

⒈  爱和恨。

love and hate;

引证解释

⒈  犹好恶。

《韩非子·说难》:“故 弥子 之行未变於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
唐 元稹 《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投分多然诺,忘言少爱憎。”
《明史·李默传》:“然性褊浅,用爱憎为轩輊。”
巴金 《忆鲁迅先生》:“我常常想到这个瘦小的老人,我常常记起他那些含着强烈的爱憎的文章。”

⒉  指谗佞之人。谓只凭爱憎而无是非,故称。

《南史·任昉传》:“齐明帝 深加器异,欲大相擢引,为爱憎所白,乃除太子步兵校尉,掌东宫书记。”
《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六年》:“﹝ 虞翻 ﹞欲諫不敢,作表以示 吕岱,岱 不报。为爱憎所白,復徙 苍梧 猛陵。”
胡三省 注:“谗佞之人,有爱有憎,而无公是非,故谓之爱憎。”

⒊  谓憎恨。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一》:“﹝ 董卓 ﹞刑罚残酷,爱憎相害,寃死者数千人。”

国语辞典

爱憎[ ài zēng ]

⒈  喜好和憎恶。

《韩非子·说难》:「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
唐·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投分多然诺,忘言少爱憎。」

分字解释


造句

  • 真正的友谊产生于共同的爱憎之中。
  • 这两姐妹有相同的好恶爱憎。
  • 知道自己的爱憎是很重要的。
  • 他们都爱憎分明,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思想不会流血、不会感到痛苦,不会有爱憎。
  • 有许许多多的艺术家和创作家称他们的作品是来源于他们的爱憎情绪。
  • 他对各种描写的低劣性都抱以傲慢、讽刺和毫不保留爱憎分明的态度。
  • 她与奥德朗的贝尔·奥加纳密切合作,把爱憎观类似的议员同事组织起来。
  • 其次,你可以了解你同学们的爱憎,这样你就可以找到和他们的共同兴趣。
  • 所以确保你这种目标做了视其深度与强度而定的贪爱憎恶练习和好处坏处练习。
  • 这是生意,甚至你爸爸遭枪击也是生意上的利弊问题,而不是个人情感上的爱憎问题。
  • 事实上,对于孩子们的好恶爱憎,这构成他们大部分心理的东西,在这里是完全不闻不问的。
  • 小说人物姓名的背后隐伏着人物的性格命运,创作者的爱憎褒贬,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
  • 狗热爱朋友,咬它们的敌人(爱憎分明)。这点与人类很不同,他们不能单纯的相爱,总是爱恨交织。
  • 在其坚毅的战士人格的熏陶下,当代作家继承了他鲜明的爱憎立场和为捍卫真理而献身的硬骨头精神。
  • 而事实也证明,在孩子的心中,永远是爱憎分明的,他们对爱她的人充满着好感,对伤害她的人会回击。
  • 丁玲延安时期的小说,在主题表现上,人物具有强烈的爱憎感情,敢于正视根据地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
  • 如果你在同一个目标上释放了两个星期依然没有效果的话,我建议你对“完成这个目标”做贪爱憎恶练习。
  • 但凡少年,除却顽劣的脾性,没被世俗磨平的棱角,还有一点,即那分明的爱憎。不明所以又理所当然的爱憎。
  • 狗爱护它们的朋友,咬他们的敌人,这一点和人有很大的不同,人没有如此爱憎分明,并且总是把爱和恨混在一起。
  • 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智慧和情怀。读完《最后一头战象》这篇文章,我对动物的感情又多了一份理解。
  • 村中末代佤王李如楷(生于1835年,卒于1917年),性情刚直、爱憎分明,体贴族人、勤于笔耕,注重农事、兴修水利,以清风明月的身形教化族众。

※ "爱憎"的意思含义、爱憎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