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楚辞 > 词语"楚辞"的意思
chǔ

楚辞


注音ㄔㄨˇ ㄘˊ

繁体楚辭
词性名词

楚辞

词语解释

楚辞[ chǔ cí ]

⒈  书名。西汉刘向辑。为骚体类文章的总集。收录有屈原、宋玉、王褒、贾谊、严忌等人的辞赋及刘向自己的作品《九叹》,共计十六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袭屈赋的形式。

Songs of Chu;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楚词”。本为 楚 地歌谣。 战国 楚 屈原 吸收其营养,创作出《离骚》等巨制鸿篇,后人仿效,名篇继出,成为一种有特点的文学作品,通称 楚 辞。 西汉 刘向 编辑成《楚辞》集, 东汉 王逸 又有所增益,分章加注成《楚辞章句》。

唐 孟浩然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诗:“腊响惊 云梦,渔歌激 楚 辞。”
《朱子语类》卷一三九:“楚 词平易,后人学做者反艰深了,都不可晓。”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体上》:“有 楚 辞, 屈 宋 以下,傚 楚 辞体者,皆谓之 楚 辞。”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楚 辞者, 楚 人之辞也。虽‘凤兮’‘沧浪’,已载前籍,而《骚》尤深远,其辞若跌宕怪神,其思则繾綣惻怛,故能义兼《风》《雅》,体先词赋,於是 楚 辞代《诗》而兴,蔚然成家矣。”

国语辞典

楚辞[ chǔ cí ]

⒈  战国时代南方楚国的诗歌。楚怀王时的贤臣屈原,被谗而遭流放,作离骚以自伤,后人如宋玉、唐勒等人仿屈原文体而作,名篇备出,成为极重要的文学作品。而这一类文体的作品,通称为「楚辞」。楚辞为南方文学的代表,用句多是六言七言参差,描写个人情怀,富有浪漫神秘气息,其用韵而长篇铺叙,开汉赋的先河。汉刘向汇集屈原、宋玉、贾谊等人作品,辑成《楚辞》。王逸为之注释,名为「楚辞章句」。

分字解释


造句

  • 在长达70多年的翻译生涯中,许先生翻译了约120部作品,诗歌尤多,其中包括《诗经》、《楚辞》和《红与黑》等。
  • 楚辞是理想型文学的典型代表。
  • 诗经和楚辞是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
  • 楚辞何时传进日本,没有明确记录。
  • “楚辞”是奇谲瑰丽的楚文化的精华。
  • 《远游》是一篇存异颇多的楚辞作品。
  • 宋玉的《九辩》实现了楚辞主题的转换。
  • 楚辞和词是两种特殊诗体。
  • 《庄子》《楚辞》是战国中期两部重要文献。
  • 希望能为《 楚辞》学和训诂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 梁启超的楚辞研究,在中国楚辞研究史上颇有影响。
  • 回顾与总结力之教授的《楚辞》研究是很有启示意义的。
  • 沉郁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楚辞和汉乐府那里,以悲为核心内容。
  • 司马迁理所当然是中国楚辞学和中国赋学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 不仅在精神内核上,而且在艺术形式上,其诗赋都受到楚辞的浸染。
  • 《楚辞》中的生命修炼术则有吐纳餐气、服食药饵、凝神守一等多种。
  • 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处处可以看到节气的身影。
  • 《楚辞》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宝藏,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 它既是研究《楚辞》的重要文献,也是训诂学史上一部不容忽视的重要著作。
  • 精神旅游文化可以楚辞、楚歌、楚舞为代表,以致演变为汉派文化的深厚底蕴;
  • 初唐始见《楚辞章句》十六卷本;五代、北宋初期始有《楚辞章句》十七卷本。
  • 本文在绪论部分介绍了《诗经》与《楚辞》祭祀文化比较研究的现状和意义所在。
  •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最伟大、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称他的作品为“楚辞”。
  • “楚辞”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楚地民歌、音乐及民间文学的影响,带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
  • 《诗经》主要是现实主义的,具有北方的地域风格,而《楚辞》是浪漫主义的,具有南方的地域风格。
  • 游仙诗是由原始的神仙思想、楚辞、《庄子》三个因素共同促成的,经过汉魏的酝酿,在晋代得以成熟。
  • 尚为的生命价值追求,悲剧性的生命历程,决不委心从俗的高尚人格,这都是他们在创作中自然接受楚辞的主要原因。
  • 关于《九歌》之名,来源甚古,传世的就有“中原九歌”、“神话《九歌》”、“民间《九歌》”和“楚辞《九歌》”。
  • “楚辞”中神话传说的运用,奇特的想象,奔放的情感,华美的词章,展现了独特的浪漫色彩,为中国文学开辟了一条新路。

※ "楚辞"的意思含义、楚辞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