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中唐 > 词语"中唐"的意思
zhōngtáng

中唐


注音ㄓㄨㄥ ㄊㄤˊ

中唐

词语解释

中唐[ zhōng táng ]

⒈  大门至厅堂的路。借指庙堂、中堂。唐诗分期之一。一般以代宗·大历至文宗·大和之间为中唐。这时期的著名诗人,先后有韦应物、刘长卿、卢纶、韩翃、钱起、司空曙、李端、韩愈、柳宗元等。参见“四唐”。庭院。

引证解释

⒈  大门至厅堂的路。

《诗·陈风·防有鹊巢》:“中唐有甓,卭有旨鷊。”
毛 传:“中,中庭也;唐,堂涂也。”
朱熹 集传:“庙中路谓之唐。”

⒉  借指庙堂、中堂。

南朝 宋 何承天 《远期篇》:“中唐儛六佾,三厢罗乐人。”
唐 王起 《冯宿碑》:“其亲戚号于中唐而隣里感,其朋友慟于外寝而搢绅弔。”

⒊  庭院。

《文选·张衡<东京赋>》:“植华平於春圃,丰朱草於中唐。”
李善 注:“如淳 《汉书》注曰:‘唐,庭也。’”
汉 王粲 《槐树赋》:“惟中唐之奇树,禀自然之天姿。”

⒋  唐 诗分期之一。一般以 代宗 大历 至 文宗 大和 之间为 中唐。这时期的著名诗人,先后有 韦应物、刘长卿、卢纶、韩翃、钱起、司空曙、李端、韩愈、柳宗元 等。参见“四唐”。

国语辞典

中唐[ zhōng táng ]

⒈  唐代诗风最盛,一般论诗者以唐代宗大历至文宗太和为中唐。以白居易、柳宗元等为 代表人物。

⒉  大门到厅堂的路。

《诗经·陈风·防有鹊巢》:「中唐有甓,邛有旨鹝。」
汉·毛亨·传:「中,中庭也;唐,堂涂也。」

⒊  庭院。

《文选·张衡·东京赋》:「植华平于春圃,丰朱草于中唐。」
汉·王粲〈槐树赋〉:「惟中唐之奇树,禀自然之天姿。」

分字解释


造句

  • 李贺是中唐时代一位独特的诗人。
  • 贾岛是中唐后期一位颇值得研究的诗人。
  • 从初唐至中唐,是早期文人词创作的阶段。
  • 在中唐的文坛上,柳宗元诗文自成一格别具风韵。
  • 新生儿中唐氏综合症的总体发病率是八百分之一。
  • 《渭城曲》是唐代一支送别的歌。中唐时已广为传唱。
  • 中唐是禅宗思想对作家和文学都产生了广泛影响的时代。
  • 从精神文化的角度,对中唐女性的精神生活进行了解读。
  •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中唐以后,协律郎有时仅是一种虚衔。
  • 直到8世纪中唐时期雕板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都是靠人手抄的。
  • 因此,其文学创作才会在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中唐文坛独树一帜。
  • 隋代及初唐的民间词即是当时的民歌,中唐以来文人词属于诗余性质。
  • 啖助、赵匡、陆淳是中唐开风气之先的《春秋》经传学的新派代表人物。
  • 这种“经世致用”的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唐书风的形成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 他的歌剧《唐卡洛》中唐卡洛对感情忠贞不二,身处高位却又忧国忧民。
  • 莫说是在整个唐朝,就是他所生活的中唐,也只能算得一位不入流的诗人。
  • 中唐时代的贾岛、姚合两位诗人因交谊密切、诗风类似而被后世并称为“姚贾”。
  • 且由于所处时代的特殊性,研究顾诗对把握盛、中唐诗风之流变也有着典型的意义。
  • 第二,将唐代宫词的繁盛置于中唐文化语境中,讨论唐代宫词得以迅猛发展的原因。
  • 在儒、释、道三教发生裂变的中唐时代,中唐诗歌在美学面貌上表现得异常丰富、复杂。
  • 研究安史之乱中的诗歌创作,对于理解盛唐到大历乃至中唐文学的转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 敦煌壁画所蕴含的服饰文化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其中唐朝服饰最是绚丽多姿,雍容大度。
  • 在唐代,骈文几经变革,三十六体即是继中唐古文运动之后骈文领域出现的一次重大变革。
  • 敦煌壁画所蕴含的服饰文化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其中唐朝服饰最是绚丽多姿,雍容大度。
  • 中唐元和诗坛不仅近体繁盛,还呈现出明显的新变特征,元稹的次韵律诗就是其突出代表。
  • 其演变按时代可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和晋、初唐一中唐、宋金、元明清等几个阶段。
  • 此部分主要围绕盛唐到中唐社会背景的转变,士人心态的变迁和文学思想的演变三方面展开。
  • 这些差异表明,中唐传奇作者的浪漫主义情愫逐渐让位于晚明商品经济社会的现实主义思考。
  • 汉代以来儒家一直控制着国家祈雨的权力,但中唐以后这种知识与权力的结构受到了新的挑战。
  • 任华是盛中唐之际一位极具个性的文士,关于他来桂林的次数和时间,学术界的意见颇有分歧。

※ "中唐"的意思含义、中唐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