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赵佶 > 词语"赵佶"的意思
zhào

赵佶


注音ㄓㄠˋ ㄐ一ˊ

繁体趙佶

赵佶

词语解释

赵佶[ zhào jí ]

⒈  (1082-1135)即“宋徽宗”。北宋皇帝,书画家。1100-1125年在位。在位期间政治昏庸,生活奢糜,国势日下。1125年金兵南侵,他传位于子(宋钦宗),1127年与钦宗同被金兵掳至北方。工书法,真书号“瘦金体”。擅画花鸟,富丽精工。曾敕命编纂《宣和书谱》、《宣和画谱》等。有《真草千字文》书迹与《芙蓉锦鸡图》等存世。

国语辞典

赵佶[ zhào jí ]

⒈  人名。(西元1082~1135)​宋朝徽宗皇帝。尊信道教,自称为「教主道君皇帝」。通百艺,尤精书画。疏于国事,任用群小,朝政紊乱。金人陷汴京后,与其子钦宗同被虏,金废为昏德公,后死于五国城,在位二十六年。

分字解释


造句

  • 有一次,赵佶要画院画家画孔雀开屏的屏障,画了几次他都不满意收藏。
  • 在这一部分中,特别对赵佶绘画作品的甄别、书法的审美价值分析及画谱的编著情况等作了补充分析。

※ "赵佶"的意思含义、赵佶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