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遗民 > 词语"遗民"的意思
mín

遗民


注音一ˊ ㄇ一ㄣˊ

繁体遺民
词性名词


遗民

词语解释

遗民[ yí mín ]

⒈  指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

adherents of a former dynasty;

⒉  泛指大动乱后遗留下来的人民。

survivors of a great upheaval;

引证解释

⒈  亡国之民;前朝留下的老百姓。

《左传·哀公四年》:“司马致邑,立宗焉,以诱其遗民,而尽俘以归。”
杜预 注:“楚 復诈为 蛮子 作邑,立其宗主。”
《史记·周本纪》:“成王 既迁 殷 遗民, 周公 以王命告,作《多士》、《无佚》。”
元 王逢 《钱塘春感》诗之六:“遗民暗忆名都会,尚绕湖脣唱大堤。”
清 唐孙华 《读顾亭林集二十四韵》:“胜国遗民在,贞心匪石坚。”
吴晗 《论中立》:“﹝ 秦国 ﹞害怕六国的遗民反抗,叛乱,在武力控制之下,执行全面的文化杀戮,焚书坑儒。”

⒉  指沦陷区的人民。

宋 陆游 《感兴》诗:“遗民沦左衽,何由雪烦寃?”

⒊  指改朝换代后不仕新朝的人。

《艺文类聚》卷七引 汉 杜笃 《首阳山赋》:“其二老(指 伯夷、叔齐 )乃答余曰:吾 殷 之遗民也。”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鼓楼刻漏》:“陈石堂 名 普 ……以 宋 遗民不受 元 聘,隐居授徒,岿然为后学师表。”
鲁迅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这是 明 的遗民 朱舜水 先生客死的地方。”

⒋  指劫后馀留的人民。

《左传·闵公二年》:“卫 之遗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
《三国志·魏志·卫觊传》:“当今千里无烟,遗民困苦,陛下不善留意,将遂凋弊不可復振。”

⒌  后裔;后代。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 唐,曰:‘思深哉!其有 陶唐氏 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
宋 梅尧臣 《寄题苏子美沧浪亭》诗:“莫与 吴 俗尚, 吴 俗多文身。蛟龙刺两股,未变此遗民。”
清 钱谦益 《父诰》:“予观於土风, 巴 之人有好古乐道之诗焉。今其遗民犹有存者。”

⒍  指隐士。

唐 张登 《招客游寺》诗:“招取遗民赴僧社,竹堂分坐静看心。”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二:“梁谿 陈卿茂,字 本符,予未识其人,曾於友人处见其诗笺一幅,玩其词意,亦今日之遗民也。”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八:“张遗 字 瑶星,金陵 遗民也。居 栖霞 一小庵,数十年不入城市,著书十餘种。”

⒎  泛指老百姓。

宋 叶适 《再申省状》:“伏乞俯加矜惻,特赐奏闻,许令就今年致仕。渔樵故物,復还山泽之臞;耕凿遗民,永被乾坤之造。”
宋 陈亮 《胡夫人吕氏墓碣铭》:“因叹承平遗民,虽妇人犹能如此。”

国语辞典

遗民[ yí mín ]

⒈  遭遗弃的百姓。

《左传·闵公二年》:「卫之遗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

⒉  改朝易代后的前朝百姓。

《史记·卷三五·管蔡世家》:「于是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二人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

分字解释


造句

  • 百济遗民正是在此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 第二章论述百济遗民相关的历史背景。
  • 犹大家的遗民,仍要向下生根,往上结实。
  • 数量庞大的百济遗民产生后,流入不同区域。
  • 但元遗民不能因为这种特殊性就被文学史忽略。
  • 本章还阐述了百济遗民在唐朝和日本的融合状况。
  • 周容散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清初的遗民心史。
  • 第四章主要阐述了各流入地对百济遗民的安置政策。
  • 遗民必将归回,雅各伯的遗民必将归依强有力的天主!
  • 从他的悼友诗中我们能看到时间解释了遗民的悲剧宿命。
  • 明遗民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应当区别并辨析明遗民内在的差异。
  • 第三章主要是对百济遗民流向的梳理和被安置状况进行的论述。
  • 元遗民诗人戴良推崇陶渊明的忠义气节,作有《和陶诗》一卷。
  • 论文试对南宋遗民词人的主体特征、创作活动和词史定位进行新的阐释。
  • 从悠闲的背影里,可依稀看到明遗民的退隐生活,幽静中带着些许遗憾。
  • 从而展示宋遗民词坛多元丰富的审美形态,并拓展共时态文学现象的研究思路。
  • 历史上的遗民,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是明遗民,而相比之下,清遗民显得过于平淡。
  • 作为清初创作颇丰的遗民诗人,孙枝蔚的诗歌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刚健质朴的风格。
  • 针对墐钱木偶盛行的诗坛现状,清初遗民诗人接续前人的求索精神,重提“真诗”。
  • 张岱的历史散文书写,代表了清初明遗民历史散文书写的动向和所达到的思想深度。
  • 博山是明清之际一位志行坚卓的遗民思想家,也是一位见解卓异、创作成绩斐然的文人。
  • 考察所取得的资料清楚地表明,在鄂尔多斯蒙古人中融入了西夏王国遗民已是无疑的历史事实。
  • 七曲及相关序言、题词对有关清初戏曲创作与批评风尚,以及遗民文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探讨百济遗民的生活轨迹,既可加深对盛世唐朝民族融合的理解,且能推动在唐百济遗民学术研究的深入。
  • 下篇,根据仇远《无弦琴谱》的遗民心态意象呈现情况的统计、分类及趋向,着重讨论其自然意象及人文意象。
  • 格里高利列出了其他常见的苏联词语,比如“旧时代遗民”和“边缘人”,指的是那些因被指控犯罪或缺乏生产能力而受轻贱的人。
  • 元代西夏遗民的社会地位由其所处社会阶层的不同而形成差别,其社会阶层主要由官吏、民户、屯田户、军户、驱口、僧祇户等组成。

※ "遗民"的意思含义、遗民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