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言言 > 词语"言言"的意思
yányán

言言


注音一ㄢˊ 一ㄢˊ
组合AA式

言言

词语解释

言言[ yán yán ]

⒈  指欢言。

⒉  高大貌;茂盛貌。

⒊  用言语表达。

⒋  句句。

引证解释

⒈  指欢言。

《诗·大雅·公刘》:“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唐 孟郊 《自惜》诗:“徒有言言旧,惭无默默新。”
清 龚自珍 《怀我生之先箴》:“吾末从而游,吾恍惚与言言,与语语。”

⒉  高大貌;茂盛貌。

《诗·大雅·皇矣》:“临衝闲闲,崇墉言言。”
毛 传:“言言,高大也。”
孔颖达 疏:“言言是城之状,故为高大。”
宋 王令 《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桑麻言言兮,田野孔治。”
明 宋濂 《篷轩铭》:“斯堂暨轩,闲闲言言。”

⒊  用言语表达。

《列子·说符》:“夫知言之谓者:不以言言也。”
张湛 注:“言言则无微隐。”
卢重玄 解:“夫情生而事彰,味殊而可尝,唯神之无方。知言之谓者,神会也。”
唐 王维 《谒璿上人》诗序:“色空无得,不物物也;嘿语无际,不言言也。”

⒋  句句。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白乐天 如 山 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
金 元好问 《丰山怀古》诗:“落落出奇策,言言揭孤忠。”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如《中秋赏月》一折,同一月也,出于 牛氏 之口者,言言欢悦;出于 伯喈 之口者,字字凄凉。”

⒌  和敬貎。言,通“誾”。

《礼记·玉藻》:“二爵而言言斯。”
郑玄 注:“言言,和敬貌。”
陆德明 释文:“言言,鱼巾反。”
孔颖达 疏:“皇氏 云:‘读言为誾,义亦通也。’”
明 何大复 《赠向先生序》:“君子之受爵也,一爵而洒然,二爵而言言斯,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

⒍  威严貌。言,通“誾”。

唐 刘禹锡 《吏部侍郎奚公神道碑》:“惟 唐德宗,道类 汉宣,责实绳下,风稜言言。”
《新唐书·段秀实颜真卿传赞》:“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
明 宋濂 《元故朝列大夫知婺州路总管府事致仕赵侯神道碑铭》:“言言 赵侯,万人之英,歷仕州邑,以治剧称。”

国语辞典

言言[ yán yán ]

⒈  高大的样子。

《诗经·大雅·皇矣》:「临冲闲闲,崇墉言言。」

⒉  每一句话。

《三国演义·第六九回》:「辂亹亹而谈,言言精奥。」

言言[ yín yín ]

⒈  和悦而恭敬的样子。

《礼记·玉藻》:「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二爵而言言斯。」

分字解释


造句

  • 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 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 所以每当一条迷言达到一定程度的活跃度时,我们捕捉到这个情况,就更新网站,把这条迷言包含进去。
  • 我在脑海中计算着音节,五言,七言,五言。
  • 最近我收到译言发布者的联系。译言是一家把英文博客文章翻译成中文的网站。
  • 译言当前的运作模式仍然是集中化的,就是所有商业项目都由译言直接管理。
  • 本文主要从苦难主题以及独特形式这一角度出发对莫言的乡土小说进行探析,以突出莫言在中国乡土小说史上的独特之处及重要地位。
  • 四言是《诗经》的主要诗体,《诗经》中的绝大部分诗句都采用了四言的形式。
  • 法律选言规范判断不同于传统逻辑中的选言判断,从逻辑层面上分析三种不同类型的法律选言规范判断,有助于准确地理解法律、正确地适用法律。
  • 叙事是莫言小说艺术最令人眩目的亮点,这个部分着重分析了莫言前后期叙事策略的变化。
  • 试图对五言诗中的单字动词的位置及该动词位置下诗句的句式结构特点作一解剖,以了解五言诗在动词位置安排上体现形式的匠心与美。
  • 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有什么区别?
  • 中信一位发言人表示,他不知道有任何谈判正在进行。记者无法联系上贝尔斯登驻日本的一位发言人置评。
  • 言语行为包括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 因此,笔者在进一步解析《唐摭言》的基础上,引证相关资料,对《唐摭言》这部重要的笔迹文献试作专题性探讨。
  • 因此,本论文试图探寻的就是莫言小说的艺术魅力,并主要从民族性的文学视角对莫言的小说进行解读。
  • 在对玄言诗人界简要探讨的基础上,把前人的材料摆出来进行充分分析,可以看出玄言诗时代存在的可疑性。
  • 三言在汉魏兴衰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表现功能和体式原理两方面,并且与七言体有密切的关系。
  • 认为古人记载的毒,或以毒言病、言证、言症、言病因、言病机、言病性、言药物等。

※ "言言"的意思含义、言言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