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言事 > 词语"言事"的意思
yánshì

言事


注音一ㄢˊ ㄕˋ

言事

词语解释

言事[ yán shì ]

⒈  古代专指向君王进谏或议论政事。

⒉  今亦指向政府进言或议论国家大事。

⒊  诉说或陈述事情。

⒋  谓记言与记事。

⒌  指公文。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专指向君王进谏或议论政事。

《荀子·大略》:“孟子 三见 宣王,不言事。”
唐 韩愈 《送王秀才序》:“建中 初,天子嗣位,有意 贞观、开元 之丕绩,在廷之臣争言事。”
明 归有光 《题<太仆寺志>后》:“怀东 顾先生 ……以言事忤旨,安置 保安。”

⒉  今亦指向政府进言或议论国家大事。

毛泽东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一:“他上书言事,有信一封。”

⒊  诉说或陈述事情。

《史记·平準书》:“使问曰:‘家岂有寃,欲言事乎?’”
唐 柳宗元 《与史官韩愈致<段秀实太尉逸事>书》:“今所趋走州刺史 崔公,时赐言事,又具得太尉实迹,参校备具。”

⒋  谓记言与记事。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一:“虽言事必史,而象闕未箴。”
唐 柳宗元 《柳宗直<西汉文类>序》:“左右史混久矣,言事驳乱,《尚书》、《春秋》之旨不立。”
集注引 孙汝听 曰:“《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事,即动也。”
又引 童宗说 曰:“《书》以纪言,《春秋》以纪事。”

⒌  指公文。

《隋书·百官志上》:“诸王公侯国官,皆称臣……其公文曰言事。”

分字解释


造句

  • 集议制有一定的规则,突出的是不能风闻言事和越职言事;
  • 白诗的浅切易懂并非来自它的口语化或近俗,而是由于它题旨清楚、合于书面语规范和言事真切。
  • 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 “我们了解,在历史上,用漂流瓶传递信息可以被看成是一件令人兴奋和浪漫的事。”议会的一位发言人说道。
  • 整个街垒里的人全跑来了,他们远远地站成一个圈子,心里都感到自己对那即将见到的事无法进一言。
  • 他们对先见说,不要望见不吉利的事,对先知说,不要向我们讲正直的话,要向我们说柔和的话,言虚幻的事。
  • 不懂得如何去处理一些事,我的性格相对于高中又变了很多,变得沉默少言,只活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
  • 康德写了三篇定言令。你如何区别前两篇?为什麽康德认为他们可归结为同一件事?。
  • 他们向你们豫言的,乃是虚假的异象、 占卜、和虚无的事,以及自己心中的诡诈。
  • 他自言在他们中间的事奉,如同管家之外,更如同他们的母亲和父亲。
  • 有时候一个人的外貌同他的灵魂这么不相称,这实在是一件苦不堪言的事。
  • 百事公司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公司过去也曾在促销产品包装上使用国家的标志性颜色,例如去年在巴西使用过和绿色。

※ "言事"的意思含义、言事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