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险德 > 词语"险德"的意思
xiǎn

险德


注音ㄒ一ㄢˇ ㄉㄜˊ

繁体險德

险德

词语解释

险德[ xiǎn dé ]

⒈  背弃道德。

引证解释

⒈  背弃道德。

《庄子·缮性》:“离道以善,险德以行。”
郭庆藩 集释:“善字疑是为字之误,言所为非大道,所行非大德也。 《淮南·俶真篇》‘杂道以伪’,(杂当为离字之误。伪,古为字,为亦行也。)‘俭德以行’,(俭险,古字通。 《曾子·本孝篇》‘不兴俭行以徼幸’,《汉慎令刘脩碑》‘动乎俭中’,俭并当作险。 《荀子·富国篇》‘俗俭而百姓不一’, 杨倞 注:俭当为险。)即本於此。”

分字解释


造句

  • 在我同样年纪,当我们在希拉依德赫(我们庄园的总部)时,有消息说那边发现一只老虎,他就带我出去猎险。
  • 那么,金德勒到底为什么要冒这个险呢?
  • 面对强敌,就连托尔的父亲奥丁神以及整个阿斯加德仙宫都难以抵挡,因此托尔必须只身犯险,踏上这条他有生以来最危险的征程。

※ "险德"的意思含义、险德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