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神祇 > 词语"神祇"的意思
shén

神祇


注音ㄕㄣˊ ㄑ一ˊ

神祇

词语解释

神祇[ shén qí ]

⒈  指天神和地神,泛指神明。

吾不知子之牧羊,何所用哉?神祇岂宰杀乎?——唐·李朝威《柳毅传》

god;

引证解释

⒈  天神与地神。

《书·汤诰》:“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并告无辜于上下神祇。”
孔 传:“并告无罪称寃诉天地。”
《史记·宋微子世家》:“今 殷 民乃陋淫神祇之祀。”
裴駰 集解引 马融 曰:“天曰神,地曰祇。”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天地神祇,昭布森列,非可诬也。”
《水浒传》第九八回:“当下儐相赞礼, 全羽 与 琼英 披红掛锦,双双儿交拜神祇,后拜 鄔梨 假岳丈。”

⒉  谓司中、司命、风师、雨师。

《礼记·月令》:“﹝季冬之月﹞乃毕山川之祀,及帝之大臣、天之神祇。”
郑玄 注:“天之神祇,司中、司命、风师、雨师。”

⒊  泛指神灵。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吾自 禹 之后,承 元常 之德,蒙天灵之祐,神祇之福,从穷 越 之地,籍 楚 之前锋,以摧 吴王 之干戈。”
晋 葛洪 《神仙传·郭璞》:“向见日月星辰之精灵,五岳四海之神祇。”
《武王伐纣平话》卷下:“上祭天,下祭地,中祭神祇。”
冯至 《伍子胥》:“他们怀念着故乡的景色、故乡的神祇, 伍尚 要回到那里去…… 子胥 却要走到远方。”

国语辞典

神祇[ shén qí ]

⒈  天神与地祇。泛指神明。

唐·李朝威《柳毅传》:「吾不知子之牧羊,何所用哉?神祇岂宰杀乎?」
《西游记·第七回》:「将五行山,召一尊土地神祇,会同五方揭谛,居住此山监押。」

英语gods

德语Götter (S)​, Gottheit (S)​

分字解释


造句

  • 他们似乎不信奉你所指的神祇。
  • 她用楔形文字写下了献给神祇的颂歌。
  • 民众吃了供物,且朝拜了她们的神祇。
  • 所以罗马人很尊重各地神祇,其他民族的神。
  • 上主独自领导了他,他旁边并没有外邦的神祇。
  • 这是一个男性神祇。
  • 这场战役是漫长而罪恶的,但神祇们最终仍凯旋归来。
  • 一位较不有名的希腊神祇柏勒洛丰渴望掳获派格瑟斯并驯服他。
  • 我们以后会谈到,不同神祇的意义,以及高中里神话及英语课的教学。
  • 每次他从山顶走下,渐渐走向神祇的住所,他都战胜了自己的命运。
  • 贾尼今年82岁了,被他的追随者们尊称为Mataji(娘娘神祇)。
  • 贾尼今年82岁了,被他的追随者们尊称为Mataji(娘娘神祇)。
  • 这根黑色的权杖以黝黑染就的木头所雕成,其上镶嵌著各色神祇之教徽。
  • 我“千钧一发”侥幸逃过危机,却发现自己仍然在异类神祇的股掌之中。
  • 为了平息诽谤,朱庇特宣布搞一种神祇不能参加、专为凡人举办的摇奖抽彩。
  • 客家人拜奉的神祇有许多,例如:三山国王、义民爷、伯公(福德正神)、观音等。
  • 年少的白衣神祇在竹林薄雾中抱琴而立,几乎就让他以为是那曾经怀念无比的神灵。
  • 神祇的护卫被古神们安置在那里,长久以来一直为了阻挡任何人进入死亡岬而服务著。
  • 其主题主要是表达商周时代人们对天上神祇和祖先的信仰、期待与委托,充满神秘和威严。
  • 但是基督却揭发了那些我们引以为傲,或是希望所系的权势与能力,无非是虚假的神祇罢了。
  • 这样的移转要求精细而强力的仪式,然而在适当的情况下,这些神祇认为如此的努力是必要的。
  • 神不只一次带我当面对付我生命中怪诞不经的神祇,我虽然知道早该丢弃,却迟迟没付诸行动。
  • 年轻人求助于我们老一代人过去不了解的一些神祇,已经看得出继我们之后而来的人要向哪个方向活动了。

※ "神祇"的意思含义、神祇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