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三吏 > 词语"三吏"的意思
sān

三吏


注音ㄙㄢ ㄌ一ˋ

三吏

词语解释

三吏[ sān lì ]

⒈  即三公。

⒉  指三卿。

⒊  指唐杜甫的著名诗作《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文学史上与他的《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合称“三吏三别”。

引证解释

⒈  即三公。参见“三公”。

《左传·成公二年》:“王使委於三吏。”
杜预 注:“三吏,三公也。三公者,天子之吏也。”
北齐 杜弼 《檄梁文》:“位此三吏,邑啟千社。”

⒉  指三卿。

《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於大庭。”
孔晁 注:“三吏,三卿也。”

⒊  指 唐 杜甫 的著名诗作《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文学史上与他的《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合称“三吏三别”。

分字解释


造句

  • “三吏”、“三别”分别给古代叙事诗提供了“对话”、“代言”两种叙事形态,形象地表明了杜甫的叙事立场和情感态度。
  • 文章第三部分是以《为吏之道》为切口,对秦国商鞅变法后的思想做鸟瞰式的论述。
  • 第三部分分析了清代胥吏管理的体制缺陷。

※ "三吏"的意思含义、三吏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