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汉语词典 > 木鸡 > 词语"木鸡"的意思

木鸡


注音ㄇㄨˋ ㄐ一

繁体木雞

木鸡

词语解释

木鸡[ mù jī ]

⒈  《庄子·达生》:“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曰:'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成玄英疏:“神识安闲,形容审定……其犹木鸡不动不惊,其德全具,他人之鸡,见之反走。”后因以“木鸡”喻指修养深淳以镇定取胜者。

⒉  木制能飞的鸡。

⒊  用以比喻呆笨或发愣之态。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木鸡”喻指修养深淳以镇定取胜者。

《庄子·达生》:“纪渻子 为王养鬭鸡,十日而问曰:‘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成玄英 疏:“神识安闲,形容审定……其犹木鷄不动不惊,其德全具,他人之鸡,见之反走。”
唐 白居易 《礼部试策》之三:“事有躁而失、静而得者,故木鸡胜焉。”
明 王錂 《春芜记·说剑》:“须一精神似木鸡待鬪,还须解弄丸机彀。”

⒉  木制能飞的鸡。

晋 葛洪 《抱朴子·应嘲》:“墨子 刻木鸡以厉天,不如三寸之车鎋。”

⒊  用以比喻呆笨或发愣之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我提到案下问时,那 罗荣统 呆似木鸡,一句话也説不出。”
李玉林 《难忘的会见》:“﹝我们﹞像木鸡似的楞了半天。”

国语辞典

木鸡[ mù jī ]

⒈  用木制作的鸡。

《庄子·达生》:「纪渻子为王养斗鸡,……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

⒉  形容人呆滞不灵活,或受惊吓得没了主意的样子。

《聊斋志异·卷四·促织》:「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分字解释


造句

  • 她站在那里,吓得呆若木鸡。
  • 路易莎大吃一惊,站在那里呆若木鸡。
  • “吓得呆若木鸡”是对我当时感受的贴切描述。
  • 恐惧使他呆若木鸡。
  • 当他躺在那儿吓得呆若木鸡的时候,可怕的消息在宫里传开了。
  • 他吓得呆若木鸡。
  • 这件事情的发生会让你呆若木鸡。
  • 他欢迎我时,满脸呆若木鸡的表情。
  • 我呆若木鸡由现场和伤心在同一时间。
  • 你在那一刻呆若木鸡。
  • 这两个妇人坐在那儿呆若木鸡,彼此不感兴趣。
  • 仆人们因惊讶而目瞪口呆,孩子们也吓得呆若木鸡。
  • 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复方木鸡冲剂毒性很低。
  • 那人带着珂赛特深入到林中去了,把那呆若木鸡的客店老板丢在一边。
  • 那只手一步步的靠近,我吓得呆若木鸡,谁都不希望有这样的感觉。
  • 记住,一条抖动的腿或者呆若木鸡的表达比你完美的回答占的份量更重。
  • 记住,一条抖动的腿或者呆若木鸡的表达比你完美的回答占的份量更重。
  • 记住,一条抖动的腿或者呆若木鸡的表达比你完美的回答占的份量更重。
  • 他们呆若木鸡,互相紧揪着手臂,两双眼睛一眨不眨,两张嘴巴难以合拢。
  • 我不断地告诉自己说爸妈不会离婚的,但是当我知道父亲真的要走的时候,我呆若木鸡。
  • 这意味着不要变得呆若木鸡或瘫在那里,而要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遵循最佳途径得到自己的幸福。
  • 洛杉矶时间2011年11月7日,当陪审团回到法庭上宣判他过失杀人罪成立时,康拉德·穆雷医生呆若木鸡。
  • 直到有一天一个英俊的王子传授他的马的是呆若木鸡由长发姑娘唱她的动物朋友神奇的声音,知道他一定要找到她!

※ "木鸡"的意思含义、木鸡是什么意思由古今诗词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