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关于地炉的古诗诗句

地炉 的诗词(232条)

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人生天壤间

宋朝陆游

人生天壤间,出处本异趣。释耒入市朝,徒失邯郸步。昔人亦有言,刻足以适屦。柰何不自反,忽已迫霜露?我躬尚不阅,况为子孙虑。岁晚故山寒,地炉可煨芋。

落牙行

元朝李昱

...

太官之羊既无分,屠门大嚼从人誇。

但可朝餐地炉所煨之紫芋,莫饮瓦瓮所酿之松花。

我不愿范雎摺齿作秦相,我不愿张苍食乳如鱼呿。

愿如昌黎口存十三齿,文章千百传英华。

送吴子长京

宋朝陆文圭

...时拥卒记乡井,紵袍白马省来省。石计试剑人血腥,地炉全酒牛炙冷。手挥谈庙看落月,平明索饭出门别。虎林山头谷寄书,一字不部家何如。乾坤风雨旦复旦,家家升平嘎饱饭。君才守库狼繁剧,我老诗书列忧...

边日雪次典仲宣韵二首·天遣冯夷剪水飞

宋朝杨公远

天遣冯夷剪水飞,拿空万木冻龙痴。寒思坡老玉楼句,清想刘叉冰柱诗。谩拥地炉然竹火,更垂纸帐当罗帷。谁知预作丰年瑞,不疗贫家眼下饥。

冬夜有感

宋朝李新

...寒。谈士惜卷舌,将军解愁鞍。雪霜满天冬夜永,地炉无火青灯残。功名富践苦不早,一年百日红尘道。西还故国无故人,憔悴少年心已老。读书当许万户侯,岂意却作苏秦羞。深取闾阎薄徒笑,鲁人不识东家...

陪于思庸训导登道山亭观梅

元朝朱德润

...

先生颇厌郡斋冷,持书晚约窥山园。松风吹香清人骨,地炉烟销酒初温。

孤标已出群卉上,故遣雪意迷晴暾。和羹结子时较晚,先传春色来衡门。

天寒谷幽翠袖薄,岂知青鸟能传言。明晨看花重有约,呼童扫石罗清...

西蜀言道士昔同夏岳山三十年后著僧伽梨衣复

宋朝释智愚

不拜星坛不步虚,裂冠来下死工夫。地炉深处烧红叶,曾记三生旧话无。

除夕短歌

明朝程可中

...白石庵中去。东邻贳酒喜盈罂,西家乞米刚半釜。

地炉榾柮四壁红,绝胜龙涎照银炬。纨裤膏粱生无分,执鞭未可吾奚慕。

蹇我亦非智术疏,自是君家合豪富。且呼焚鱼暖浊酒,一劝一杯自宽谕。

妻妾牛衣坐两头...

吕之寿诗到仍用前韵约为五峰之游同访老人

宋朝丘葵

客中枉佳句,三复喜还悲。冉冉岁暮矣,悠悠思何之。桐下不共往,梅花预作期。地炉风雪夜,同访五峰缁。

节假之中风气又作仅将伏枕固难登门更献五章·其四

宋朝李至

出门何所适,遇兴即留连。野寺微茫雪,渔家冷淡烟。地炉寒拥坐,瘿枕醉欹眠。帝顾应相笑,吾心自泰然。

戴月游西林

宋朝白玉蟾

...,古径苍苔滑。归来倦拂床,联句斗击钵。老苍拥地炉,坐把寒灰拨。黄鸡啼四更,惊破梅花雪。

遇雨庐山分水岭下因宿茅舍

明朝彭孙贻

...啼向我。

停车避雨叩柴篱,下马三驺相对坐。

地炉煖入熏鼠室,龟手寒回煨芋火。

瓦盆老妇倒浊醪,劝客灯前花灺堕。

茅檐滴尽鸡一啼,松楞星月照银泥,两三峰出乱云西。

再游三峡赠文上人

宋朝释德洪

...坐中客。

紫霄峰下曾相逢,别来几何头已白。

地炉夜语寻前事,当日交游半生死。

与君等是三眠蚕,浮世百年那免此。

我寻旧游聊自娱,忽然见君欢有馀。

一笑且从吾所适,后会重来知有无。

至性灵迂僻学术空虚幸逢好古之君获在藏书之·其七

宋朝李至

蓬阁多余暇,天寒懒出门。宴眠书幌静,夜话地炉温。瓯触烹茶鼎,瓢浮著酒盆。翻同未应举,嵩洛住山村。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其五十四

明朝孙蕡

笑杀山阴王子猷,凌兢雪夜泛扁舟。地炉满着松明火,芋栗香中酒一瓯。

闻无相道人顺世五首

唐代贯休

...有白獮猴。大哉法中龙,去去不可留。常思将道者,高论地炉傍。迂谈无世味,夜深山木僵。下山遭离乱,多病惟深藏。一别三十年,烟水空茫茫。石霜既顺世,吾师亦不住。杉桂有猩猩,糠秕无句句。土肥多孟蕨,道老如婴孺...

辛酉富池元宵写怀二首·七年交春七日强

宋朝董嗣杲

...年交春七日强,蒙蒙春雨吞江乡。此夕莫知是元夕,地炉埋伏身犹僵。鼓箫声绝想景物,灯火焰短如寻常。逢辰往往思济胜,此际何异栖幽荒。推窗且畏江风恶,风柔却忆沙河塘。一竿星点富池庙,随炙随灭无精...

斸葛行

宋朝洪咨夔

...赪肩下山日未晡,候门迎路欢妻拿。松明燃火{左土右专}地炉,且削且捣投冰壶。细如恍榔滑如菰,白如人面柔如肤。和以粉米随所须,饼饵其精饭其粗。潦田不收野草枯,饥虎藉此犹能驱。蕨萁札耳皆可糈,征自葛始功莫逾。...

和苏长公聚星堂禁体雪诗韵

明朝朱诚泳

簌簌窗前蚕食叶,知是尖风又吹雪。烟消榾柮地炉寒,兀坐书空正愁绝。

后园脩竹委长身,戛戛声中都压折。幽禽冻杀不知数,猛虎深林踪迹灭。

海底灵鳌亦伏藏,纵有长竿孰能掣。冻芽满地未穿土,安得盈筐供采...

送哲禅人杖锡访师兼简仲默和尚

明朝楚石梵琦

...孤猿吟落月。深山古寺天正寒,叶深一尺堆床前。地炉烧火帘不卷,袈娑黑似垆中烟。客来只恐放烟出,争奈山林藏未密,喧喧道价满江湖。负笈挑囊固非一,千里东归频寄声,乃翁终似有乡情。目连鹙子神通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