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关于宣城的古诗诗句

宣城 的诗词(300条)

至南陵答皇甫岳

唐代王昌龄

与君同病复漂沦,昨夜宣城别故人。明主恩深非岁久,长江还共五溪滨。

送周长史

唐代李端

青枫树里宣城郡,独佐诸侯上板桥。江客亦能传好信,山僧多解说南朝。云阴出浦看帆小,草色连天见雁遥。别有空园落桃杏,知将丝组系兰桡。

谢送木瓜

明朝丘浚

经霜著雨玉枝疏,除却宣城总不如。久入神农为药品,曾从孔子见苞苴。

味涵玉液酸仍涩,囊蹙金砂实不虚。深感故人相赠与,此情何以报琼琚。

别邦求

宋朝李正民

流落天涯见友生,笑谈宛似旧宣城

春愁黯黯浑无奈,别恨绵绵谁与平。

胶漆久要前日契,风霜不改故人情。

三年留滞羁怀恶,且向云间跨海鲸。

和陈尧臣

宋朝释绍嵩

羡君潇洒有余清,霜翮摩霄万里情。冰雪照人徐孺子,篇章高体谢宣城。摇窗竹色留僧语,步野风寒散酒酲。明日岳阳楼上去,不妨谈笑又诗成。

春日寓感

唐代王延彬

两衙前后讼堂清,软锦披袍拥鼻行。雨后绿苔侵履迹,春深红杏锁莺声。因携久酝松醪酒,自煮新抽竹笋羹。也解为诗也为政,侬家何似谢宣城

谢李刚中

宋朝张耒

齐郎好诗风调清,语中有骨自老成。愈镵愈出当有名,朅来宣城盖为倾。文章不如金满籯,我昔曾力今乃惩。少年平步取公卿,安用学此误平生。

唐代王建

...破到家程。一朝金凤庭前下,当是虚皇诏沈曦。宣城四面水茫茫,草盖江城竹夹墙。

隐静道中

宋朝王之道

马头聊复问诸涂,东指宣城百里余。水外山屏供步障,道傍蛙吹接行车。青归柳色浮烟里,红入花光过雨初。春意似同人意好,此行那患食无鱼。

题张宗苍画

清朝乾隆

如滴春山美,欣欣总向荣。

崖枝改旧观,涧水发新声。

云坞数家静,风帆几舸轻。

层楼俯空阔,兴发谢宣城

嘉兴水西寺

元朝虞堪

宣城水西不可到,秀州水西今独游。

太白才情真放逸,牧之人物更风流。

诸天问法元无相,千载题诗在上头。

人世古今同一梦,劫灰烟瞑五湖秋。

寄曹明甫

宋朝李正民

忆昔宣城接俊游,回头三十六清秋。

少年志气青霄近,老境飘零白发羞。

可叹飞光如电往,自怜外物等云浮。

何时相对一樽酒,与子同消万斛愁。

答郑山人

明朝佘翔

海上栖迟渐白头,垂纶只合老沧洲。

宣城聊访青山去,函谷还瞻紫气浮。

落落风尘谁下榻,萧萧秋色独登楼。

多君径寸珠相赠,万里江天载月游。

寄拄杖上王使君

唐代贯休

拄杖邻僧与,殊常不可名。一条黳玉重,百两紫金轻。有乳盘春力,无心合道情。惟宜高处著,将寄谢宣城

题陆伴读伯阳草书后

明朝杨士奇

兰绕春庭露气清,往年同咏谢宣城。龙蛇满纸看遗墨,忽乱山阳笛里情。

题宛陵北楼

唐代郑准

雨来风静绿芜藓,凭著朱阑思浩然。人语独耕烧后岭,鸟飞斜没望中烟。松梢半露藏云寺,滩势横流出浦船。若遣谢宣城不死,必应吟尽夕阳川。

宣城书怀

宋朝朱翌

高爽清凉郡,登临佳丽都。上连三蜀重,旁挟两淮趋。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舻。新林天际浦,青草柳边湖。丁令鹤归晚,琴高鲤疾驱。高城布渠答,近市表浮屠。龙具深耕雨,牛车富入租。钟鱼广教饭,...

初泛五湖二首·其二

明朝黄省曾

得性真良计,宣城有故谣。选来多胜迹,行处有灵潮。

触雾偏含席,穿云渐隐舠。霜前秋塞雁,骈翼向南飘。

窗中列远岫

唐代白居易

天静秋山好,窗开晓翠通。遥怜峰窈窕,不隔竹朦胧。万点当虚室,千重叠远空。列檐攒秀气,缘隙助清风。碧爱新晴后,明宜反照中。宣城郡斋在,望与古时同。

寄江南诸相知

宋朝四锡

诗成奏入冕旒前,小谏官资骤转迁。带职喜为仙馆吏,立班常近御炉烟。清华拜命知深忝,謇谔非才愧昔贤。多谢宣城旧己,寄来新句满花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