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关于通人的古诗诗句

通人 的诗词(57条)

通人俘虏二首·其一

宋朝释元肇

沙漠无春雪满天,不知旧岁与新年。

如何化得身双翼,飞向南方学杜鹃。

通人俘虏二首·其二

宋朝释元肇

见雁南飞欲寄音,裂衣刳血写乡心。

书成刬地添惆怅,又恐无人射上林。

石窗通人上南游并谒刘后村

宋朝薛嵎

所师交与岛,知已又应难。羽檄边烽急,风霜岁事残。出家忘路远,度海识天宽。文畅浮屠者,当时亦慕韩。

山寺

唐代杜甫

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

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

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

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龟峰

明朝李梦阳

立壁有天地,浮云无古今。仲冬诸客到,落日乱峰阴。

峭峡通人过,危岩把酒唫。奇多看不彻,昏黑更登临。

山家

宋朝宋自逊

一片青山水四围,家家有竹护柴扉。养成猿鹤通人语,放去牛羊识路归。紫蕨甘肥轻鼎味,绿蓑安稳胜朝衣。浮云遮断人间事,浪说桃源今世稀。

空心潭

明朝陈瑚

曾依潭影宿,疏磬报清晨。

壑静龙身蛰,僧闲虎迹亲。

高林仍照旧,曲径尚通人

兴废增悲感,题碑又一新。

即事

唐代贾岛

索莫对孤灯,阴云积几层。自嗟怜十上,谁肯待三征。心被通人见,文叨大匠称。悲秋秦塞草,怀古汉家陵。城静高崖树,漏多幽沼冰。过声沙岛鹭,绝行石庵僧。岂谓旧庐在,谁言归未曾。

寺掩山深·其一

明朝朱元璋

绝迹高人隐翠岑,山连叠嶂白云深。欲经无觅通人处,时忽林风送磬音。

上外朝山

宋朝陈造

度陇凌坡冒百艰,今朝又上外朝山。当车狠石通人过,交道飞萝要手攀。猿坐泬寥犹啸诧,雁惊巉绝故飞还。临风却快尘埃眼,全楚山川指顾间。

真际道人请赞

宋朝释咸杰

一句全提,了无向背。临济正宗,恣意破碎。弥天过犯,不容懺悔。丹青画出向人前,他家自有通人爱。

寄晦岩佛光法师

宋朝释智愚

对文笺释通人到,破名舂科作者难。不见澧阳焚钞者,棒头拈出尚寒酸。

亭林漫兴·其二

明朝贝琼

绕屋尽流水,通人无石桥。地偏冬不雪,江阔夜还潮。

但喜逢迎简,宁辞跋涉遥。丛篁与古木,风雨更萧萧。

寄题曹公亭

清朝陈三立

(曹名顶南通人明嘉靖间御倭寇战死)四百年间话战功,堂堂身手几人同。一亭留溅哀时泪,国命如丝系鬼雄。

挽严几道

清朝陈三立

死别犹存插海椽,救亡苦语雪灯前。埋忧分卧蛟蛇窟,移照曾开蠛蠓天。众噪飞扬成自废,后生沾被定谁贤。通人老学妨追忆,魂湿沧波万里船。

有感作·其三

明朝沈守正

嗣宗号埋照,白眼何暌暌。

嵇生土木骸,广陵不再挥。

通人蕴奇志,如玉山必辉。

安能违本性,一一随世规。

三复先民言,宅平以无为。

灵鹫十景·其三·葛洪井

明朝贝琼

洗药源头路,通人有石门。水涵青壁静,云与紫崖奔。

鼓翼朝飞鸟,连肱夜饮猿。仙翁今不见,濯足弄潺湲。

东陂秋汎三首·其二

明朝李梦阳

水寺通人少,松亭隔芰荷。问僧舟暂舣,登岸酒同过。

草木秋风入,湖山晚色和。返桡须痛饮,前路满渔歌。

过缙云县

清朝周长发

瀑布洒面吹凉风,乱山一线通人踪。低头偏仄入崖谷,惟见峡猿石鼠叫号腾掷攀虬松。

嶂回涧绝十步九顾疑无路,浮岚杳霭春濛濛。劈开县门两扇窄,疑是鬼

十二时颂·其十

南北朝宝志

人定亥,勇猛精进成懈怠。

不起纤豪修学心,无相光中常自在。

超释迦,越祖代,心有微尘还窒阂。

廓然无事顿清閒,他家自有通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