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盗铃掩耳 > 成语盗铃掩耳的近义词
yǎněrdàolíng

盗铃掩耳


盗铃掩耳
共找到成语 "盗铃掩耳" 如下近义词,分别为:

盗铃掩耳的近义词

词语近义词反义词
欺人自欺 掩耳盗铃,掩人耳目
弄巧成拙
掩目捕雀 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掩鼻偷香 掩耳盗铃
盗钟掩耳 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自欺欺人 掩耳盗铃,掩人耳目,盗钟掩耳,自取其辱,掩目捕雀,欲盖弥彰 实事求是
塞耳盗钟 掩耳盗铃
一叶障目 以偏概全,只见树木,掩耳盗铃,管中窥豹,不见泰山,欲盖弥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见树不见林,两叶掩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洞若观火,极目远眺
欲盖弥彰 掩耳盗铃,一叶障目,自欺欺人,欲盖而彰,不打自招,此地无银三百两,掩人耳目,适得其反 文过饰非,文过,相得益彰
画饼充饥
更多相关:盗铃掩耳的意思 盗铃掩耳的反义词

盗铃掩耳 近义词释义

欺人自欺 [ qī rén zì qī ]:
解释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八:“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弄巧成拙 [ nòng qiǎo chéng zhuō ]:
解释弄:卖弄;耍弄;巧:灵巧;拙:愚笨。本想卖弄聪明;做得好些;结果却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糟。
出处宋 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

掩目捕雀 [ yǎn mù bǔ què ]:
解释

掩:掩盖,遮盖。捕:捕捉。遮住眼睛捉鸟雀。比喻用不可能做到的办法欺骗自己。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陈琳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大国之事,其可以诈立乎!”

掩鼻偷香 [ yǎn bí tōu xiāng ]:
解释

捂住鼻子去偷点燃的香。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马颊本空禅师》:“师曰:‘节目上更生节目。’僧无语。师曰:‘掩鼻偷香,空招罪犯。’”

盗钟掩耳 [ dào zhōng yǎn ěr ]:
解释

后以'盗钟掩耳'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自欺欺人 [ zì qī qī rén ]:
解释

用自己都无法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8卷:“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塞耳盗钟 [ sāi ěr dào zhōng ]:
解释

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

出处《吕氏春秋 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一叶障目 [ yī yè zhàng mù ]:
解释

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欲盖弥彰 [ yù gài mí zhāng ]:
解释

想要掩盖事实的真相,结果反而更加显露出来(指坏事)。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

画饼充饥 [ huà bǐng chōng jī ]:
解释画个饼子以解饥饿。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惠。也比喻借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 成语盗铃掩耳的近义词由古今诗词成语词典提供。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