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三从四德 > 成语三从四德的近义词
sāncóng

三从四德


三从四德
共找到成语 "三从四德" 如下近义词,分别为:

三从四德的近义词

词语近义词反义词
百依百顺 三从四德,唯命是从,百依百从,低眉顺眼,俯首贴耳,言听计从,千随百顺,唯命是听,百纵千随 我行我素,针锋相对,不恤人言,桀骜不驯,刚愎自用,依然故我
三纲五常 清规戒律,三从四德 离经叛道,大逆不道
逆来顺受 三从四德,含垢忍辱,吞声忍气,委曲求全,唾面自干,犯而不校,安之若命 针锋相对,揭竿而起,以眼还眼,傲雪凌霜,报仇雪耻,以牙还牙
礼义廉耻
四书五经 经史子集,三从四德
更多相关:三从四德的意思 三从四德的反义词

三从四德 近义词释义

百依百顺 [ bǎi yī bǎi shùn ]:
解释

依、顺:顺从。形容事事都顺从别人,毫不违背。也作“百依百随”。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做爷娘的百依百顺,没一事违拗了他。”

三纲五常 [ sān gāng wǔ cháng ]:
解释

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泛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伦理道德标准。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逆来顺受 [ nì lái shùn shòu ]:
解释

逆:不顺。对外来的压迫或不公正的待遇采取顺从忍受的态度。

出处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12出:“逆来顺受,须有通时。”

礼义廉耻 [ lǐ yì lián chǐ ]:
解释有礼节;讲道义;尚廉洁;知羞耻。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规范。
出处管仲《管子 牧民》:“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四书五经 [ sì shū wǔ jīng ]:
解释

四书: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泛指儒家经典。

出处汉 班固《白虎通 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宋 朱熹着有《四书集注》。


※ 成语三从四德的近义词由古今诗词成语词典提供。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