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因公行私 > 成语因公行私的故事

因公行私


因公行私

拼音yīn gōng xíng sī

解释

假藉公事的名义,谋取私利。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宠传》:“断狱者急于蒡格酷烈之痛,执宪者烦于诋欺放滥之文,或因公行私,逞纵威福。”

暂未找到成语因公行私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因公行私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宠传》:“断狱者急于蒡格酷烈之痛,执宪者烦于诋欺放滥之文,或因公行私,逞纵威福。”
托公行私 唐·刘肃《大唐新语·极谏》:“而乃冯附城社,蔽亏日月,托公行私,交游群小。”
借公行私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一卷:“见善忘举者妒,知恶不劾者比,依违是非者谲,借公行私者佞。”
因公假私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固传》:“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
货贿公行 《魏书·刑罚志》:“天平后,迁移草创,百司多不奉法,货贿公行。”
货赂公行 《魏书》:“三公倾邪,皆希世见用,货赂并行,强者为怨,不见举奏,弱者守道,多被陷毁。”
贿货公行 《周书·晋荡公护传》:“任情诛暴,肆行威福,明党相扇,贿货公行。”
贿赂公行 《陈书 皇后传 后主张贵妃》:“内外勾结,转相引进,贿赂公行,赏罚无常。”
公行无忌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