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直言骨鲠 > 成语直言骨鲠的故事

直言骨鲠


直言骨鲠

拼音zhí yán gǔ gěng

解释

言辞正直,气节刚劲。

出处唐·韩愈《争臣论》:“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谮赏从谏如流之美。”

暂未找到成语直言骨鲠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直言骨鲠 唐·韩愈《争臣论》:“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谮赏从谏如流之美。”
骨鲠之臣 《史记·刺客列传》:“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
骨鲠在喉 清 袁枚《与金匮令书》:“仆明知成事不说,既往不咎,而无如闻不慊心事,如骨鲠在喉,必吐之而后快。”
直言不讳 《晋书 刘波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直言贾祸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直言无讳 语出《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二》:“晏子相景公,其论人也,见贤而进士,不同君所欲;见不善而废之,不辟君所爱;行已而无私,直言而无讳。”
直言极谏 汉·晁错《举贤良对策》:“救主之失,补主之过,扬主之美,明主之功,使主内无邪辟之行,外无骞污之名。事君若此,可谓直言极谏之士矣。”
直言正论 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王荆公始用事,公以直言正论折之,不能胜。”
直言正色 《三国志·魏志·国渊传》:“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
直言谠议 宋·钱易《南部新书》甲:“每侍臣赐对,则左右悉去,故直言谠议,尽得上达。”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