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丹青不渝 > 成语丹青不渝的故事

丹青不渝


丹青不渝

拼音dān qīng bù yú

解释

丹、青:丹砂、青雘,是古代绘画中常用的两种颜料,不易褪色。始终不渝,光明显著。

出处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李善注:“丹青不渝,故以方誓。”

暂未找到成语丹青不渝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丹青不渝 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李善注:“丹青不渝,故以方誓。”
矢志不渝 《晋书 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终身不渝 梁实秋《谈友谊》:“神圣的友谊之情,其性质是如此的甜蜜、稳定、忠实、持久,可以终身不渝。”
终始不渝 《旧唐书 姚(王寿)传》:“卿早荷朝恩,委任斯重。居中作相,弘益已多;防边训兵,心力俱尽。岁寒无改,终始不渝。”
忠贞不渝 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
忠诚不渝 《第二次握手》:“她是你的同事,你的同志,你在今后革命征途上和科学事业上忠诚不渝的伴侣和战友!”
至死不渝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之死不渝 宋·苏辙《祭亡婿文逸民文》:“女有烈志,留鞠诸孤。赋诗《柏舟》,之死不渝。”
信守不渝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五章:“她还像许多年前那样信守不渝,石湖女人只要真的爱上谁,连命都舍得豁出去的。”
誓死不渝 唐·柳宗元《为裴中丞上裴相乞讨黄贼状》:“阵力之志,誓死不渝。”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