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见惯不惊 > 成语见惯不惊的故事

见惯不惊


见惯不惊

拼音jiàn guàn bù jīng

解释

经常看到,习以为常。

出处宋·邵雍《首尾吟135首》:“见惯不惊新物盛,话长难说故人稀。”

暂未找到成语见惯不惊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见惯不惊 宋·邵雍《首尾吟135首》:“见惯不惊新物盛,话长难说故人稀。”
见惯司空 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妙部新奇,见惯司空自品题。”
处变不惊
语不惊人 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神色不惊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灵》卷十:“和尚当时被节度使抛向水中,神色不动,如今何得恁么地?”
鸡犬不惊 宋 彭龟年《寿张京甲十首(其八)》:“翁见一笑大欢足,鸡犬不惊仁意多。”
海波不惊 唐·李庾《东都赋》:“开元太平,海波不惊,乃驾神都,东人夸荣。”
狗吠不惊 《后汉书·岑熙传》:“(熙)迁魏郡太守,……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有蟊贼,岑君遏之;狗吠不惊,足下生氂。’”
宠辱不惊 《新唐书 卢承庆传》:“承庆嘉之曰:‘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著人善类此。”
边尘不惊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上曰:‘隋炀帝劳百姓,筑长城以备突厥,卒无所益。朕唯置李世勣于晋阳而边尘不惊,其为长城,岂不壮哉!’”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