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浪迹江湖 > 成语浪迹江湖的故事

浪迹江湖


浪迹江湖

拼音làng jì jiāng hú

解释

指到处流浪,行踪不定,足迹遍及四方。

出处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3卷:“某不能甘于寒苦,且浪迹江湖。”

暂未找到成语浪迹江湖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浪迹江湖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3卷:“某不能甘于寒苦,且浪迹江湖。”
萍踪浪迹 明 徐霖《绣襦记》:“相公这样人家,萍踪浪迹,你那里去寻他?”
浪迹萍踪 吴梅《风洞山 埋忠》:“我草泽偷生苦淹留,却教我浪迹萍踪向何处投。”
浪迹天下 宋 李楙《野客丛书 李白事说者不一》:“为同列者所谤,诏令归山,遂浪迹天下。”
浪迹浮踪 元·白朴《梧桐雨》第四折:“想当日恨冲冲,乱离间家业空,浪迹浮踪,水远山重。”
浪迹天涯 唐 卢氏《逸史》:“李生告归曰:‘某不能甘此寒苦,且浪迹江湖。’”
浮踪浪迹 元·王子一《误入桃园》第三折:“似恁般妄作胡为,敢欺侮咱浮踪浪迹。”
风萍浪迹 柔石《二月》:“萧涧秋在这六年之中,风萍浪迹,跑过中国底大部分的疆土。”
相忘江湖 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落魄江湖 唐 杜牧《遣怀》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