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面不改色 > 成语面不改色的故事

面不改色


面不改色

拼音miàn bù gǎi sè

解释

脸上不改变颜色。形容遇到危险时从容镇静。也作“面不更色”。

出处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但凡拿住的人呵,见了俺丧胆亡魂。今朝拿住这厮,面不改色。”

暂未找到成语面不改色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面不改色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二折:“但凡拿住的人呵,见了俺丧胆亡魂。今朝拿住这厮,面不改色。”
面不改容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吉平面不改容,略无惧怯。”
半面不忘 《北齐书 杨愔传》:“其聪记强识,半面不忘。”
人生面不熟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孩子见大郎如此待得他好,心里虽也欢喜,只是人生面不熟,又不知娘的意思怎么,有些不妥贴,还想要去。”
知人知面不知心 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哥也,知人知面不知心,你道无二心呵。”
死不改悔 毛泽东《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少数极顽固的,可能死不改悔,戴着右派帽子进棺材。”
屡教不改 明 沈德符《野获编 戮子》:“嘉靖末年,新郑故都御史高捷,有子不才,屡戒不俊,因手刃之。”
累教不改
怙恶不改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2回:“岂得怙恶不改,又率领众仙布此恶阵?”
风雨不改 《诗经 郑风 风雨序》:“《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