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低声下气 > 成语低声下气的故事

低声下气


低声下气

拼音dī shēng xià qì

解释

形容恭顺小心,低人一等的样子。[近]低三下四。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这里只苦了袭人,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的伏侍劝慰。”

暂未找到成语低声下气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低声下气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这里只苦了袭人,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的伏侍劝慰。”
怡声下气 《礼记·内则》:“下气怡声,问衣燠寒。”
柔声下气 清·沈起凤《谐铎·鸡谈》:“愿天下处闺房者,持予雄辩,压彼雌风,毋柔声下气,养同木鸡也。”
低声哑气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陈颜低声哑气答道:‘本县知县相公,在此拜方义士。’”
低声细语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汤阿英在枕边低声细语说了最近的往来,时断时续,还是有些羞答答的,怕难为情。”
下气怡声 西汉 戴圣《礼记 内则》:“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
下气怡色 《礼记 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
轻身下气 宋·陈师道《<寇参军集>序》:“倾家破产,急士之穷,轻身下气,而交名胜。”
赔身下气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又是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情性体贴,话语绵缠。”
降心下气 清·陈天华《警世钟》:“降心下气,和那平民党维新党,同心同德,不分畛域,共图抵制外国,一切大祸可免。”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