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昭然若揭 > 成语昭然若揭的故事

昭然若揭


昭然若揭

拼音zhāo rán ruò jiē

解释

昭然:很明显的样子。揭:高举。形容真相或含义暴露得清楚明白。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暂未找到成语昭然若揭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昭然若揭 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昭然著闻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传》:“符瑞之应,昭然著闻。”
天理昭然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3卷:“你却如何杀了丈夫,劫了十五贯钱,逃走出去?今日天理昭然,有何理说!”
安然若素
嗒然若丧 《庄子·齐物论》:“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耦。”
惘然若失 宋 洪迈《夷坚志》:“次日,彷徨于案间,惘然如失。”
爽然若失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论》:“读《服鸟赋》,同生死,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飘然若仙
茫然若迷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2回:“弟前日闻先生正论,因久溺其说,锢蔽已深,竟茫然若迷,莫指一语。”
茫然若失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抚然为间曰:‘命之矣。’集注:‘抚然茫然自失之貌。’”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