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成语词典 > 小不忍则乱大谋 > 成语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故事

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不忍则乱大谋

拼音xiǎo bù rěn zé luàn dà móu

解释

在小事上不忍耐,就会把大局搞乱。指做事情必须顾全大局,不能因小失大。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暂未找到成语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典故

相关成语典故


成语历史出处
小不忍则乱大谋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大谋不谋 《六韬·武韬·发启》:“大谋不谋,大勇不勇。”
妄言则乱 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天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夫三关者不可不慎守也。”
礼烦则乱
小小不言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4回:“彼此顾交情,留个脸,小小不言的事情,我也不追究了。”
于心不忍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八回:“再要刑法加重,于心不忍,然而人心因此江河日下。”
目不忍睹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而军士之折臂断足,血流殷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睹。”
目不忍见 《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
惨不忍言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最近数年,百姓死亡流离,如水愈深,如火愈热,往往赤地千里,炊烟断绝,易子而食,惨不忍言。”
惨不忍闻 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二回:“或父呼子,或夫觅妻,呱呱之声,草畔溪间,比比皆是,惨不忍闻。”
四字成语定位查询